生態養殖3000只野鴨一年純收入10萬元
綠頭鴨是最常見比較大型的野鴨。被馴養的綠頭鴨抗病力強,成活率高,適應性廣,群居性好,食性多樣,飼養容易,同時還具有飼料消耗小、飼養周期短等優點。養殖的綠頭鴨個體肥大,但肥而不膩,肉質鮮嫩味美,營養豐富,野味濃厚,素來視為野味中之上品,享譽國內外。
“這是今年飼養的第三批綠頭野鴨,目前剩下1200多只綠頭野鴨已被北京和濟南的三家酒店給預訂了。”2015年12月30日,魚臺縣張黃鎮張廟村村民宋冬梅一邊給綠頭野鴨投食,一邊聊起了在河灘養生態野鴨的“錢景”。
2012年,宋冬梅利用村里坑塘水域資源飼養生態野鴨,把廢棄池塘變成了“生態鴨產業帶”,年出欄生態鴨近3000只,純收入達10萬余元。
生態養殖,
野鴨變“家鴨”
記者了解到,綠頭野鴨原產美洲大陸,因公鴨頭、頸上的毛有綠色金屬光澤而得名。因其肉質鮮嫩在市場上十分走俏,每只售價可達30元。宋冬梅告訴記者,野生的野鴨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允許捕殺、買賣,但是家養的野鴨只要有農林部門頒發的馴養繁殖許可證,就可以到市場合法出售。
說起如何讓野鴨變成“家鴨”,宋冬梅有話說,她介紹,綠頭野鴨養殖2個月左右便開始學飛,這時就要防止其野性發作。“綠頭野鴨在這段時間內會有騷動不安,所以必須采取限制飼喂,增加粗飼料比重等措施。”宋冬梅說,這段時間,她在飼養過程中都會穿素色衣服,以防驚擾到它們。
雖說是馴化養殖,但綠頭野鴨還是不改野生本性,一旦受到刺激或者食物短缺,就會飛走。為此,宋冬梅就在池塘邊圍了兩層圍欄,大約有3米多高,為了不讓鴨子們飛走,她還要隨時給它們喂食。
在水池邊,記者看到水面上漂浮著野鴨子吃剩的玉米棒、水葫蘆等。“它們喜歡吃植物的嫩葉,所以就把莖稈留下來了。”宋冬梅介紹,剛開始飼養時,她本想給它們投喂飼料,但綠頭野鴨根本不吃,結果導致100多只野鴨子生病,最后還死了幾十只。
后來,宋冬梅改變了喂食的方法,在投喂一些水草和植物莖葉的同時,也在水池里放養了螺絲和小蝦。“野鴨子特別喜歡鉆到水底吃螺絲和小蝦。”宋冬梅說,2015年她在池塘里投養的2000多斤螺絲,現在差不多已經被綠頭野鴨吃光了。
除了“挑食”外,綠頭野鴨還有“潔癖”。“野鴨子非常喜歡干凈,它們經常會梳理羽毛,在陸地上活動久了,也會在水里‘洗澡’。”宋冬梅說,不僅如此,野鴨子還對水質要求非常高,一旦池塘的水質變壞,它們就會飛到另外的地方。
這兩年,宋冬梅通過不斷地摸索,漸漸摸透了綠頭野鴨的生活習性,通過一系列的馴養措施,使綠頭野鴨轉變成“家鴨”。
市場前景好,
綠頭野鴨產銷兩旺
“我在河邊專門建了鴨舍,白天鴨子在水中、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晚上全住在棚舍里。”宋冬梅說,“棚舍地板是網狀的,鴨子的糞便通過網格落在下層的發酵床上,然后我定期清理,把糞便投入專門的沼氣池里,確保養殖過程零排放,對池塘及周邊不會造成污染。”
“我的生態鴨很暢銷,都被大城市里的酒店和縣城周邊的農家樂預訂走了,我每天除了照料鴨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客人送貨。”宋冬梅說,2015年她已出欄成鴨3000余只,純收入可達10萬元左右。
宋冬梅介紹說,普通肉鴨由于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價格跌漲無常,而野鴨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較大,市場前景看好。她還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飼養野鴨數量按1000只算,每只鴨苗需要3元,飼養費用5元,養殖戶一年投入成本約為8000元,活鴨按市價30元/只計算,養殖戶養1000只野鴨子,一年可獲純利潤2萬余元。
“現在我的養殖場還無法自行育苗,制約了養殖規模的擴大。”宋冬梅說,下一步她打算引進技術和設備自己進行孵化,帶動周邊村民一起養殖。
- 上一篇:人用益生菌改善健康需要多長時間? [2016-08-06]
- 下一篇:肉牛用生物發酵飼料的研制及其育肥效果研究 [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