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 讓百姓吃上“放心魚”
本報記者 周 亮
津城今年水產養殖面積達到60萬畝,為了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魚”,讓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曾祥高常年奔波在漢沽看才村水產養殖一線。
水產養殖第一鎮
七成勞力從事漁業生產
濱海新區漢沽楊家泊鎮素有“中國特色水產養殖第一鎮”的美名,而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的看才村就是該鎮的淡水養殖基地。村莊的東部及北部是一片連一片的水產養殖區域,這里的土質水質非常適合魚類生長,所產鯉魚口味鮮美,遠近聞名。如今,該村有500余人專門從事水產養殖,經營著2000多畝池塘,從事漁業的人口約占全村勞力70%以上。平日里,曾祥高經常出現在養殖戶的池塘邊、水產藥店里,為魚塘化驗水質、診治魚病,被養殖戶們稱為“曾工”。
走上科技養殖之路
曾祥高介紹,如今水產養殖戶們已經走上了科技養殖之路,依靠科技專家的先進養殖技術全面提升水產養殖水平,不僅增加了收入,提供的水產品也更優質安全。他說:“魚病治療具有給藥難、療效差的特點,所以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如今,為了確保水產品的衛生安全,適應人民對綠色健康水產品的需求,我們一直在大力推廣健康生態養殖技術和生態養殖模式,主要是從放養健康苗種、投用無公害飼料、使用安全藥物、實行水體調控、使用生態修復技術等一些創新手段入手,實現水產業的無公害養殖。”
生態養殖是發展方向
曾祥高告訴記者,生物及生態修復技術,就是利用不同生物種群改善環境,防治污染。“使用維生素、免疫促進劑、微生物制劑、中草藥等都屬于生態修復技術的范疇。”曾祥高說。去年7月,他聯系村里9個養殖戶11個魚池,用生態免疫制劑進行投喂試驗,沒有發生池魚死亡現象。如今這項生態養殖技術已經在濱海新區農委立項,可使更多養殖戶受益。
曾祥高主持漢沽科委重點項目“精養池塘中套養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技術”,在保證鯉魚產量正常的情況下,每畝能增加60公斤左右對蝦。他還成功指導養殖戶在淡水白鯧魚池塘中套養南美白對蝦,這兩種水產套養,起到了生物防病作用。“對養殖過程中藥物使用及殘留問題,國家和漁農越來越重視,這就需要從苗種選擇、飼料生產與投喂、藥物使用、水質調控技術等全方位考慮健康、安全與生態。生態養殖是符合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水產養殖發展方向。”曾祥高說。
- 上一篇:“豬—沼—菜(果)—魚”生態養殖效益高 [2016-12-04]
- 下一篇:【問答】雞的飼料中如何正確選擇和添加益生菌? [201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