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兩用 一田多收——廣西稻漁生態綜合種養立體效益凸顯
田里的水既能種稻谷,也能搞養殖;儲水充足的田不僅漁米豐收,還果蔬飄香……近年來,我區大力發展以“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綠色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稻漁生態綜合種養,以綠色發展的理念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稻田單位產出大幅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實現穩糧增收和提質增效。
模式多樣活力迸發
綠油油的稻田里,魚兒在水里自由穿梭,小鴨在稻秧間歡快覓食;魚坑旁用桶種上絲瓜、南瓜、百香果等,瓜果棚成了魚兒的遮陽棚,既美化了田園,又可豐富菜籃子,多余的瓜果藤葉還可采摘來喂魚。
稻田、魚兒、鴨子、瓜果,就是稻田綜合種養“三江模式”的組成元素,這種模式是廣西大力發展稻田生態綜合種養的典型代表。
“推進稻田綜合種養”,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的要求。我區各級高度重視,僅2017年自治區養殖部門就安排了稻田綜合種養專項資金2475萬元,支持全區50多個縣(市、區)建設稻田綜合種養業示范基地,補助標準為2000元/畝。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廣西就在總結歷年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以創建院士工作站和工作基地為技術支撐,以建設示范縣和示范基地、創立總結推廣新模式為切入點,推動全區稻漁生態綜合種養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跨越,實現了新發展。全區建立示范基地50多個,發展總面積100多萬畝,稻漁產量4.5萬多噸,產值20多億元。
目前,按照“宜魚則魚、宜蝦則蝦、宜螺則螺、宜蟹則蟹、宜鱉則鱉”的指導思想,我區先后總結創立了三江“一季稻+再生稻+魚”、灌陽“稻+魚鰍龜鱉等品種混養”、全州“稻+禾花魚”、融水“稻+河蟹”、欽南“稻+南美白對蝦”等具有廣西地方特色,并可在全區復制推廣的11種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新模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綠色發展。
三產融合實力提升
稻田養殖禾花魚,唱響了禾魚歡歌。目前,全州縣有禾花魚臘魚及罐頭系列產品加工企業4家,年加工總量500噸以上,產品主要銷往外地,縣內銷量只占30%左右。如今,該縣計劃通過引進、聯營等多種方式,將原來零散的禾花魚加工企業組合成一個現代化大企業,力爭到2020年實現年加工量達2000噸以上。
“稻田綜合種養業不是單純的養殖業,當種養面積、產量規模上來了以后,一定要走全產業鏈的路子,把二三產融合進去,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自治區水產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我區在指導各地擴大稻田綜合種養業規模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鼓勵、指導各地發展與稻田綜合種養有關的休閑漁業、旅游觀光業和加工流通業。
三江、融水等地利用當地旅游優勢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把稻田養魚產業與旅游產業有機聯動,舉辦“稻魚節”“多耶節”等節日,既豐富了旅游內涵,又拉長了稻魚產業鏈,增加稻魚產業的附加值,促進產業增值增收。
記者在融水苗族自治縣采訪時發現,該縣四榮鄉、香粉鄉和安太鄉等地少數民族群眾把金秋燒魚季與山區特色游相結合起來,當地景點賓館飯店餐食都以禾花魚為特色主菜,不少農家還搞下田捉魚活動,使當地禾花魚供不應求,時常需要從鄰近鄉鎮補充。
此外,各地注重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培育打造出“三江高山稻魚”“全州禾花魚”等具有當地特色的稻田綜合種養業品牌。
效益倍增潛力彰顯
三江侗族自治縣程村鄉大樹村夏村屯標準化稻田養魚示范基地,和丹洲鎮板江社區雷洞屯高標準稻魚示范基地的“一季稻+再生稻+魚”模式,成為近年來全區乃至全國種養行業津津樂道的話題。
據三江“一季稻+再生稻+魚”示范點的測產結果,以及對農戶現場了解的情況進行分析估算,“一季稻+再生稻+魚”模式畝產值可達4806元,其中,一季稻畝平均產量1090斤,產值1526元;再生稻畝平均產量600斤,產值1080元;稻田魚畝平均產量110斤,產值2200元。扣除成本每畝445元,畝平均純利潤達4361元。同一塊稻田一年種植兩次水稻,稻田種植面積等于增加一倍,稻谷畝平均產量提高35.5%,畝平均綜合產值提高41%,畝平均純利潤提高了61%。
在稻田開挖魚坑、魚溝,要占用10%左右面積,稻谷產量不降反升,這種現象怎么解釋?原來,魚類在稻田內起到除草、除蟲、松土、糞便肥田等多重作用;魚坑、魚溝也增強透光,升高水溫,有利分蘗,使水稻產生邊行優勢,從而實現增產。
種稻養魚配套推廣“三增”技術——通過硬化加高田基和開設魚坑魚溝,增大稻田養殖水體空間,同時增加優質品種的種養,增加農家肥料、農家飼料的投入;實現了“三減”——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減少人工勞力。
稻田生態綜合種養項目的實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稻田養魚后幾乎不再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大大提高了水稻和水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兩者互利互補。據了解,2014年以來,三江“高山稻魚”田頭價格一直保持40-50元/公斤,比外來同類品種價格高出一倍以上。除了在本縣暢銷以外,還銷售到桂林、柳州、廣州等地,“高山稻魚”和“高山魚稻”姐妹品牌雙雙響起。
據了解,廣西現有水田面積2310萬畝,保水田1627萬畝,其中至少有1000萬畝以上的保水田適宜稻田綜合種養開發。如果進一步提高種養標準、創新技術和模式,并加大提煉提升和推廣的力度,將稻田綜合種養的水產品產量提高到120公斤/畝,按綜合價50元/公斤計算,稻田綜合種養水產品年產量可達到120萬噸,年產值可達到600億元,生產、加工、流通“三產”的經濟規模可達到1200億元,使全區100多萬農民從中增收受益。
目前,廣西進一步加大對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業發展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并覆蓋到全區54個貧困縣(市、區),支持每個貧困縣(市、區)以“企業+貧困戶”或“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建設稻田生態綜合種養示范基地,使更多的貧困戶分享到發展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業帶來的成果,充分顯現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業在產業扶貧脫貧中的主導地位。(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楊曉佼)
- 上一篇:廣西桂平中聯畜牧有限公司,存欄萬頭豬場無臭味,再無群眾投訴 [2017-08-25]
- 下一篇:益生菌對家禽腸道微生態的調控及其應用 [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