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大力發展稻漁生態綜合養殖 推動養殖產業富民
近年來,柳州市根據當地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習慣,以三江縣和融水縣為扶持重點,探索出一種能較大幅度增加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具有現代生態漁業特征的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模式,在產業富民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7年11月17-1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柳州市三江縣召開了全區現代生態農業系列現場會,實地參觀了三江縣程村鄉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示范點,三江縣在18日的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硬化加高稻田田基,開挖魚坑、魚溝,將傳統中稻改為“超級稻+養殖水產品+蓄留再生稻”模式。2017年,三江和融水兩縣稻漁生態綜合養殖面積超過15萬畝,稻田養殖總產量5300噸,其中實施稻田改造的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面積達到6萬畝。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平均畝產稻谷約550公斤,畝產鮮魚可達55公斤,再生稻平均畝產稻谷約300公斤,按照當地收購價統計(中稻3元/公斤、再生稻4元/公斤、稻田生態魚40元/公斤),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每畝收入達4500-5000元,農戶每畝增收2000-3000元。柳州市在發展稻漁生態綜合養殖、促進產業富民方面取得的成績,主要抓好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財政扶持,推進標準化綜合養殖推廣
近年來,柳州市在三江縣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改變項目原先定點的扶持方式,以實施“十大農業工程”、“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新一輪“菜籃子工程”項目等為契機,將稻田標準化改造列入模式項目進行扶持,在全市范圍內凡是按要求進行標準化改造的稻田,市財政給予1000元/畝的補助。同時,部分縣還另外拿出資金,對開展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的農戶,每畝補助魚苗300尾,蓄留再生稻每畝補助150元。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投入財政資金7500余萬元。扶持力度的加大,有效推動了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的推廣,標準化稻漁生態綜合養殖模式從2014年的3.43萬畝發展到2017年的6萬畝。
二、因地制宜,創新綜合養殖模式
柳州市三江和融水兩縣根據高寒山區田塊小、梯度大的特點,總結出了“三增”生態養殖模式和水稻“三促”栽培模式。“三增”生態養殖模式即通過用水泥和磚加固、加高田基,增強稻田保水性,開挖魚坑、魚溝,增加稻田水體空間,放苗時增加放養規格、數量和品種,日常管理中適當投喂米糠、有機肥等增加餌料供應,極大提高了稻田養殖單產;水稻“三促”栽培模式即促進蓄留再生稻,促進中稻播種時間從以前的5月份提前到清明節前,避免再生稻受到“寒露風”的影響,促進選種再生能力強的超級稻品種,增施促苗肥、促芽肥等實用技術的推廣,提高再生稻產量。另外,柳州市鹿寨等縣區探索了平原地區規?;咎镳B殖模式,通過改造示范稻田,開挖魚溝魚坑等,取得了畝產鮮魚65公斤的良好示范效果。
三、政策促動,壯大產業規模
為突出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的規模效應,柳州市從2012年開始實施稻田標準化綜合養殖整村推進,優先支持連片稻田200畝以上的村屯進行整村推進。2014年,三江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種稻養魚3721工程”。即:利用3年時間,在全縣推廣標準化種稻養魚7萬畝,打造“高山稻魚”和“高山魚稻”兩個綠色生態品牌,使項目實施農戶年人均增收1000元的發展目標。2017年,全縣稻田標準化改造面積達到3.9萬畝,占全市稻田養殖總面積的48%,提高了“高山稻魚”產量和促進了“高山魚稻(再生稻)”的發展,稻漁生態綜合養殖增糧增收效益十分顯著。
四、科技助力,確保地方特色良種供應
保障本地優質苗種的充足供應是發展大規模稻田養魚的重要一環。為此,柳州市大力支持禾花鯉苗種場建設和良種選育,扶持了多家水產苗種場建設和科技攻關,其中,融水縣融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建成了本地禾花鯉科技繁育示范場。該繁育場占地170余畝,建設有工廠化禾花鯉魚苗繁殖棚、繁育池和育苗池共68余畝,采用現代設施,使用溫室、增氧、太陽能、空氣能、地下水等科技手段使禾花鯉繁育提前60天以上。2016年3月,該繁育場選育出的本地品種“苗山金邊禾花鯉”,榮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目前該繁育場年可產“苗山金邊禾花鯉”3000余萬尾,確保了全縣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的苗種供應。
五、旅游聯動,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三江縣和融水兩縣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兩縣目前已經將稻漁生態綜合養殖業與旅游業有機聯動起來,結合“稻魚節”、“多耶節”等眾多節日,讓游客參與釣魚、下田捉魚、烤魚、品魚等活動,體驗侗鄉、苗鄉稻漁農耕文化的樂趣,既豐富了旅游內涵,又延長了稻漁生態綜合養殖產業鏈,增加了產業附加值和發展空間,促進了產業提質增效。
六、產銷結合,打開產品市場銷路
柳州市積極引導本市有實力的餐飲企業采購“禾花魚”,并加強相關菜品的開發,其中由柳州菜飲食文化博物館以“禾花鯉”為食材開發的菜品“魚躍龍門”獲得中國烹飪大賽廣西賽區金獎,幾乎成為該館進店顧客必點的一道特色菜品,從而帶動了“禾花魚”的銷售。三江縣充分發揮供銷社銷售網絡優勢,將“三江高山稻魚”和“三江高山魚稻”等高山農產品的購銷列為其重要的業務內容,與農戶簽訂產品購銷協議,同時扶持供銷社全部收購農戶的再生稻米。另外,三江縣政府還扶持專業合作社和個體戶從事“三江稻田魚”的購銷,全年購銷“三江稻田魚”1200多噸,約占稻田魚總產量的50%。
- 上一篇:泔水(潲水)養豬,掌握這一個小技術就夠了,肉質能夠檢測合格 [2018-02-03]
- 下一篇:農業部發布2018年畜牧業工作要點,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放在首位,廣西助農公司6種低投入低成本解決方案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