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臭味大被投訴,解決臭味有妙招
中國是一個肉豬消費大國,養豬場的發展對于保障肉類供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環保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養豬場散發的強烈臭味是最直接影響周邊人員的,長期散發的臭味也對他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也對養豬場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挑戰。特別是近期環保問題被拆除的豬場不在少數,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的養殖場。
一、養豬場臭味的產生來源
養豬場的臭味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豬舍
豬舍是臭味產生的主要場所之一。豬的排泄物,包括糞便和尿液,在豬舍內堆積,如果不能及時清理,會在腐敗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產生氨氣、硫化氫、揮發性脂肪酸等惡臭氣體。此外,豬的呼吸、體表散發的氣味以及飼料的發酵也會增加豬舍內的異味。
糞污儲存池
糞污儲存池在處理豬糞污的過程中,由于厭氧發酵會產生甲烷、硫化氫、氨氣等氣體,這些氣體揮發到空氣中,隨風飄散就會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和異味傳播。
堆肥場
豬糞自然堆放的情況下會產生氨氣、二氧化硫等臭味物質。
二、養殖場益生菌處理劑去除臭味的原理
養殖場微生物是一種專門針對養殖場環境問題研發的生物制劑,其去除臭味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微生物分解
處理劑中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等。這些微生物能夠利用糞污中 的有機質作為營養源,將其分解為無害的物質,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等。
例如,芽孢桿菌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等酶類,將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物質,從而減少臭味的產生。乳酸菌則能夠產生乳酸,降低環境的 pH 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減少臭味的釋放。
競爭抑制
有益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與產生臭味的有害微生物競爭生存空間和營養物質,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降低臭味的產生。
三、豬場去除臭味的方法
豬舍除臭
(1)在飼料中添加“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安照每噸飼料添加1公斤即可,料塔的話在裝料時一起添加即可。袋裝飼料的話在飼喂時放完飼料后在料桶頂部混入即可。飼料中添加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后可以改善豬的腸道環境,減少腹瀉等的發生并能提高消化吸收率,同時使排出來的糞便臭味明顯減少。
(2)糞污儲存池除臭使用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處理
先將菌劑激活。激活菌液制作與用法:將本產品中的菌種溶于到20公斤35℃左右的溫水中(放入200克紅糖效果更好),激活24小時后使用即可,在一周內使用完效果比較好。不同運用環境將激活菌液兌水數倍到數十倍后使用(便于噴灑均勻等),使用濃度越高使用量越大效果越好、速度越快。
激活后按照每一公斤制作的激活菌液處理100立方的比例把菌液沿池潑灑到糞污池中,前面7天一天潑灑一次,3天后臭味明顯減少,7天后無任何臭味產生。到7天后按照每一公斤菌種制作的菌液潑灑400個立方比例潑灑,3-5天一次。長期按照此方法可以保持豬場糞污池不會有任何臭味的產生。
(3)堆肥場除臭:把豬糞直接發酵成有機肥,在發酵過程中就可以把豬糞的臭味完全去除,同時還可把豬糞變成高效的生態有機肥,一舉兩得。
發酵劑的激活:將1包(500克)糞水糞便快速除臭發酵劑與35℃左右的清水20公斤在塑料容器中簡單密封進行激活24小時以上備用(放入200克紅糖效果更好),我們稱為激活菌種,激活的菌種需要在15天內用完,否則會影響效果。
接著形成寬1-1.5米的條狀進行發酵,料堆簡單覆蓋不需要密封,注意避雨。一般發酵1-2天后內部溫度可以達到60℃左右,翻動一次,等待二次升溫,再升溫到約60度,再次翻動,反復幾次,一直等到物料不再升溫,最終溫度在40度左右,水分在30%左右即完全腐熟。發酵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所用原料,一般發酵3天左右臭味顯著下降,10天左右就可成功,臭味嚴重與纖維高需要15-25天。發酵過程中也可以一直不翻堆,時長會延長約10天才能發酵完成。
養豬場臭味問題不僅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養豬場自身的發展。通過各環節使用益生菌,結合科學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解決養豬場的臭味問題,實現養殖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 上一篇:【視頻】養豬致勝關鍵:多功能養豬增利寶的綜合效益分析 [2024-08-13]
- 下一篇:【視頻】粉碎并發酵牧草后拌成粥料飼喂黑豬,省料、健康、生態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