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玉米漿混合發酵對肉羊生長及血液指標的影響
秸稈作為粗飼料營養價值極低,經過微生物發酵,代謝產生的酶類將其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大分子物質降解為低分子的單糖或低聚糖,提高其營養價值。玉米漿是生產玉米淀粉的副產物,營養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及多種氨基酸,適合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以農作物秸稈和玉米漿混合發酵,能夠顯著改善飼料品質,解決秸稈飼料蛋白質含量不足的難題;同時,提高飼料適口性,變廢為寶,為反芻動物提供優良飼料。以秸稈及糧食加工副產物開展生物飼料的研發是實現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徑。本試驗研究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肉羊生產性能、營養物質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為秸稈與玉米加工副產物混合生物飼料在反芻動物生產上的應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用秸稈為蠟熟期收割籽粒后的玉米秸稈,狀態為青黃狀態,切割長度為2~4 cm。玉米漿購于黃龍食品有限公司,為濕法生產玉米淀粉的副產物,是浸泡玉米水的濃縮物,玉米漿的干物質含量為40%,粗蛋白質的含量為35.5%。
1.2 混合發酵飼料與秸稈發酵飼料的調制
將玉米漿按照15%的比例均勻添加于秸稈中,玉米漿比例為玉米漿占玉米漿和玉米秸稈干物質的總重。同時均勻噴灑0.025%發酵劑,發酵劑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研制,由乳酸菌、酵母菌、纖維單胞菌和黑曲霉菌組成,活菌數≥1×1010cfu/g。調制混合飼料的含水量至60%~70%,室溫狀態下裹包發酵45 d。同樣方法制作秸稈發酵飼料(除不添加玉米漿外,其他方法均與混合飼料制作方法相同)。
1.3 試驗動物與分組
本試驗選擇健康狀況良好、體重20 kg 左右斷奶小尾寒羊羔羊54只,公、母各半,按體重平均的原則隨機分成3組, 即對照1組(未發酵秸稈+15%玉米漿)、對照2組(發酵秸稈+15%玉米漿)、試驗組(秸稈與15%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6只羊。
1.4 日糧及營養水平
日糧精粗比1:1,發酵飼料干物質替代干秸稈比例為3:5,日糧配制參照NRC(1985)綿羊飼養標準,精料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5 試驗現場管理
試驗開始之前,對羊舍統一進行防疫、消毒。每天及時清掃糞便,試驗羊以組為單位分欄飼養,日糧每日飼喂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自由飲水。試驗的預試期為7 d,觀察試驗羊的健康狀況與適應情況,發酵秸稈與發酵混合飼料的添加劑量由少至多逐漸增加至試驗所需劑量。正式試驗期為60 d,每天定期觀察記錄各試驗組羊的采食量與健康狀況。
1.6 測試指標與方法
1.6.1 生長指標
試驗開始和試驗結束的清晨,對試驗羊空腹稱重,計算各組羊的平均日增重、飼料消耗及飼料利用效率。
1.6.2 營養物質消化率
營養物質消化率采用鹽酸不溶灰分法測定,試驗結束后,連續5 d每日清晨收集各試驗組糞便,每次每組收集200 g,取100 g加入10 mL的10%HCl處理。用實驗室常規養分分析方法測定飼料及糞便中的干物質、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及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糞便中粗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需用HCl處理后的糞便),從而計算飼料養分的表觀消化率。
1.6.3 血液生理生化指標
試驗結束后,每組隨機選擇5只羊,從頸靜脈取血液10 mL/只,常溫下制備血清,吸取上清液,轉移至離心管中,置于-20 ℃冰箱內以備血清生化指標,包括:血清總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的含量和堿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測定。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7 數據統計與分析
統計學處理采用 SPSS 19.0 統計軟件包進行方差分析及相關分析,差異顯著者進行Duncan's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為差異極顯著。結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
2結果與分析
2.1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
由表2可知,試驗組末重分別較對照1組、對照2組中高9.86%和4.45%,與對照1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平均日增重試驗組分別較對照1組、對照2組高36%和7.91%,與對照1組差異極顯著(P<0.01),與對照2組差異顯著(P<0.05)。料重比試驗組較對照1組降低28.68%,差異顯著(P<0.05)。
2.2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飼料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見表3)
由表3可知,干物質、中性洗滌纖維與酸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均為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1組(P<0.05),對照2組顯著高于對照1組(P<0.05),試驗組略高于對照2組(P>0.05)。粗蛋白質的消化率,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P<0.05)。
2.3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肉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見表4)
由表4可知,TP水平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1組(P<0.05)。ALB水平試驗組較對照1組與對照2組顯著提高(P<0.05)。BUN水平與ALP活性均為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1組(P<0.05), 高于試驗2組(P>0.05)。
討 論
3.1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肉羊生長性能與飼料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秸稈的營養價值較低,CP含量僅為3%~5%,粗纖維含量為31%~41%,消化能僅為0.5~1 Mcal/kg。粗纖維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它們與秸稈中的蠟質互相纏繞形成復雜、難以消化的“結晶體”,阻礙了反芻動物對秸稈的降解利用。另外,粗蛋白質含量低也是影響反芻動物對秸稈消化利用的主要因素,秸稈中較低的蛋白質含量,無法滿足反芻動物對蛋白質的需要。因此,秸稈飼喂反芻動物,需要補充氮源。Campling等和Singh等報道,以秸稈為粗飼料的日糧中補充氮源能顯著提高秸稈的消化率。
利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在適宜的培養條件下,對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可促使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降解,結晶體變得松散,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另外,微生物可生產菌體蛋白,可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和含量。同時,有益菌代謝產物產生有機酸,可降低pH值,提高秸稈飼料的適口性,刺激動物食欲。玉米漿含豐富的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Mirza等研究表明,羔羊日糧中添加玉米漿可顯著提高其日增重。王春林等發現微生物發酵飼料可提高育肥豬生長性能。關于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在動物生產上的應用,國內外報道較少。
本研究發現,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試驗組,在肉羊的平均日增重及飼料利用效率方面顯著優于未經發酵秸稈添加玉米漿的對照1組,優于發酵秸稈添加玉米漿的對照2組,說明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過程中,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優良的碳、氮基質,促進微生物增值和代謝,增加功能性酶類;增加了菌體蛋白合成;另外,部分玉米漿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降解為多肽和小肽等功能性物質,促進蛋白質消化吸收,提高動物健康水平。在粗蛋白質的消化率方面,試驗組較兩對照顯著提高,也說明了玉米漿中的大分子蛋白被體外降解為,促進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導致粗蛋白質的消化率顯著提高的可能性。
3.2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對肉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血清生化指標可作為動物營養代謝水平及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其含量及其變化規律是動物體重要的生物學特征。血清蛋白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飼料狀況和生長發育及生理狀況。血清總蛋白是動物的免疫學檢測指標之一。血清中的白蛋白參與機體組織蛋白的合成,是機體蛋白質的一個來源。總蛋白水平試驗組高于對照1組與對照2組,說明發酵過程中玉米漿可為微生物的生長與代謝提供豐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促進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復合菌群在發酵過程中的次級代謝產物可促進動物腸道健康,提高免疫水平,這與Haddadin及Mead等報道一致。白蛋白水平的提高,說明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促進了菌體蛋白的合成,與生產性能及營養物質消化率的試驗結果一致。
血清中的尿素氮可作為動物對日糧蛋白質利用狀況的評價指標,其含量與動物體內蛋白質或氨基酸的利用率顯著負相關。BUN值可反映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和氨基酸之間的平衡狀況。較低水平的BUN,表明氨基酸平衡好,機體蛋白質合成率較高。混合發酵飼料試驗組BUN較低,而蛋白質含量較高,說明復合微生物可利用玉米漿中豐富的氮源合成菌體蛋白;同時,玉米漿中大分子蛋白可被微生物降解,從而促進氮的吸收和利用,促進動物體內蛋白質的沉積。血清ALP主要來源于動物肝臟與骨骼,是具有遺傳標記的同工酶,其活性高低反映了動物的生長狀況。朱年華等報道,ALP活性與動物日增重呈顯著正相關。本試驗中,ALP活性試驗組顯著高于干秸稈添加玉米漿組,略高于發酵秸稈添加玉米漿組,說明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可促進動物生長。
4結 論
秸稈與玉米漿混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羊生長性能,促進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并且通過發酵過程中復合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調節動物腸道健康,提高免疫水平。
相關鏈接:牛羊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生態健康牛羊養殖專業益生微生物制劑產品,改善養殖環境臭味,減少發病率,提高肉品質
- 上一篇:豬場非洲豬瘟高端全方位防控找廣西助農公司,真正的一條龍專業服務 [2019-02-20]
- 下一篇:【視頻】采用現代微生物技術結合養殖的漂亮小豬,豬舍中幾乎無臭味蒼蠅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