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酶協同處理豆粕制備飼用小肽的研究
摘要:以小肽含量為指標研究了芽孢桿菌、酵母菌和中性蛋白酶協同發酵、酶解處理豆粕制備飼用小肽的工藝條件。
結果表明:菌酶協同處理豆粕的最佳條件為混合菌接種量1.5%、加酶量450 U/g、料水比1:1.4、發酵溫度40℃、發酵時間48h。在此條件下,豆粕經菌酶協同處理后,小肽含量從11.40mg/g提高到199.65mg/g粗蛋白質含量從47.62%提高到56.72%。
傳統營養理論認為,蛋白質必須被消化成游離氨基酸之后才可被消化道吸收利用,蛋白質營養即是氨基酸營養。而新的研究表明,蛋白質經消化道酶降解成游離氨基酸和各種小肽后。小肽以完整的形式和游離氨基酸同時被動物直接吸收利用(陳培賽和薛成君,2008;Backwell,1997b)。小肽是指由多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具有多種生物功能的肽(崔艷紅,2009)。小肽在動物機體內的作用主要有傳遞神經息、促進胃腸道消化功能、強化養分與吸收、調控物質代謝、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等(Boze,2000;Backwell,1997a)。豆粕是一種優質的飼用蛋白原料,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其氨基酸組成也較平衡,是一種潛在的優質小肽資源(Adetayo,2005),傳統的豆粕發酵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或利用蛋白酶水解豆粕制備大豆肽,而采用微生物發酵和酶解協同作用處理豆粕。更有效地提高豆粕小肽化程度的報道較少(Lee,2005)。
本研究采用芽孢桿菌、酵母菌和中性蛋白酶混合處理豆粕,并優化菌酶協同處理豆粕工藝,以期獲得小肽化程度更高的飼用肽,進而提高豆粕的利用率與蛋白質品質。
材料與方法
1 材料
豆粕:浙江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去皮豆粕,粗蛋白質≥45%。
菌種:BSW一2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YT為釀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te),均為本實驗室保藏菌株。
中性蛋白酶:購于上海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活≥50U/g;
酶活定義:在(40±0.2)℃,pH7.0條件下,1min內水解酪蛋白底物,產生相當于1μg酚類化合物(由酪氨酸等同物表示)所需的酶量,定義為1個酶活單位,以u/g表示(DB33/T 459-2003)。
2 培養基
PDA培養基:馬鈴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pH值自然;LB培養基:蛋白棟10g、酵母粉5g、氯化鈉10g、水1000 mL、pH7.0。
3 方法
3.1 液體種子的制備
枯草芽孢桿菌經斜面活化后刮取一環接人20mL液體LB培養基,在30℃,160r/min條件下搖瓶培養12h,制成種子液:酵母菌經斜面活化后刮取一環接入20mL液體PDA培養基,在30℃,160r/min條件下搖瓶培養18h。制成種子液。
3.2 豆粕發酵方法
豆粕基礎菌酶協同處理條件為裝料量100g/瓶、中性蛋白酶添加量400u/g、BSW-2和YT接種量各1%、料水比1:1、發酵溫度30℃、發酵時間48h基礎上,豆粕以一定比例加水,接種,加酶,混合均勻后裝入罐頭瓶中,用8層紗布加報紙封口,放入培養箱中,設定溫度,在實驗選取的時間取出,50℃烘干,粉碎,過80目篩待測。
3.3 豆粕菌酶混合發酵單因素試驗
3.3.1 接種量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在基礎發酵條件上。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接種0.5%、1%、1.5%、2%、2.5%、3%的BSW-2和YT混合菌液(比例為1:1)進行發酵,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含量。
3.3.2 加酶量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在基礎發酵條件上,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添加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U/g中性蛋白酶進行發酵,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含量。
3.3.3 料水比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在基礎發酵條件上,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按料水比1:0.6、1:0.8、1:1、1:1.2、1:1.4、1:1.6、1:1.8加水進行發酵,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含量。
3.3.4 處理溫度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在基礎發酵條件上,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分別設定30、35、40、45、50℃的溫度進行發酵,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含量。
3.3.5 處理時間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在基礎發酵條件上。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分別設定0、12、24、36、48、60、72h的時間進行發酵,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含量。
3.4 菌酶協同處理工藝優化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設計5因素4水平L16(45)的正交試驗進行發酵工藝優化。發酵結束經烘干、粉碎后測定小肽、粗蛋白質含量和進行聚丙烯酰胺變性凝膠電泳(SDS—PAGE)。
3.5 發酵樣品小肽含量的測定
將待測樣品過80目篩,等體積加入10%三氯乙酸(TCA),在160r/min搖床中30 min。然后4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做適當稀釋后用改良Lowry法測定蛋白質總量(張康,2001;GB/T 22492—2008)。
3.6 發酵樣品粗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采用凱氏定氮法,參照GB/T 14771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GB/T 14771)。
3.7 發酵樣品蛋白質降解度的檢測
發酵樣品蛋白質降解度的檢測采用聚丙烯酰胺變性凝膠電泳法,(SDS—PAGE)。
結果與分析
1 豆粕菌酶混合發酵工藝的研究
1.1 接種量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由圖1結果可知:小肽含量隨著接種量的增加,說明BSW一2+YT發酵可以使小肽含量得到提高。當接種量為2.5%時,豆粕發酵后小肽含量最高,為185.16mg/g。
1.3 料水比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料水比是影響固體發酵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含量影響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生長。同時對酶的作用影響也比較大。由圖3的結果可知,小肽的含量隨著料水比的增加,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料水比為1:1.2時,小肽含量最高,為194.90mg/g。當料水比過大時,小肽含量呈現減少的趨勢,可能是由于芽孢桿菌這類好氧菌在水分過多時生長受到抑制,從而影響了蛋白質降解成小肽。
1.4 發酵溫度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酶活的重要因素,酶活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豆粕中蛋白質酶解成小肽。由圖4的結果可知,小肽含量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減少,當發酵溫度為40℃時,小肽含量最高,為192.73mg/g。
1.5 發酵時間對小肽含量的影響
由圖5的結果可知: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小肽的含量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當發酵時間為48h時,小肽含量最高為182.43mg/g。當發酵時間長于48h,隨著酶解時間的延長,小肽被進一步酶解生成游離氨基酸,含量反而出現下降趨勢,因此酶解時間不宜過長。
2 豆粕菌酶混合發酵工藝優化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得到各因素的適宜水平后,設計5因素4水平L16(45)的正交試驗進行發酵工藝優化,試驗因素水平編碼表、試驗設計及實施方案和結果見表1、表2。
2.1 正交試驗結果的直觀分析
從表2直觀分析可以看出,極差列中接種量因素的極差值最大,所以得出結論接種量因素對小肽含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發酵溫度、料水比、發酵時間、發加酶量。發酵最優條件為A1B3C2D4E3,即接種量1.5%,加酶量450u/g,料水比1:1.4,溫度40℃,時間60h。
2.2 發酵方案的確定
從正交表中觀察得知最優組合為A1B3C3D3E3,與理論最優條件A1B3C2D4E3對比可知發酵時間不同,結合單因素試驗結果,發酵時間過長小肽含量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對這兩種方案進行3次驗證試驗,測得小肽含量與粗蛋白質含量見表3。
由表3可知,理論最優條件沒有正交表中最優組合結果好,因此最優條件為A1B3C3D3E3,即接種量1.5%,加酶量450u/g,料水比1:1.4,溫度40℃,時間48h,發酵結束后小肽含量從11.40mg/g提高到199.65mg/g;粗蛋白質從47.62%提高到56.72%。
2.3 SDS—PAGE電泳檢測蛋白降解程度
將最終確定的發酵工藝的發酵產品進行SDS—PAGE檢測,以原料豆粕做對照,結果見圖6。圖6結果顯示,與原豆粕相比,發酵產品中的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降解,生成小分子的多肽、小肽和氨基酸,其蛋白質的分子質量在45kDa以下,小于14.4kDa的占很大一部份,由此可見,發酵后豆粕的品質得到了有效提升。
討論
小肽的制備主要采用微生物發酵法和酶解法。從本質上講,微生物發酵法和酶解法都是利用蛋白酶的酶解作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小肽的工藝主要有固體發酵和液體發酵。微生物固體發酵的優點是能較好地去除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發酵過程中加入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其本身就是益生菌,有利于改善動物胃腸道的微生態環境,減少抗生素的應用和疾病的發生。本研究采用的是芽孢桿菌和酵母菌混合發酵豆粕,芽孢桿菌相對于霉菌來講,生長速度較快,發酵周期較短,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在發酵過程中分泌蛋白酶,利用蛋白酶的內切作用將蛋白質降解成低分子質量的肽,因此對豆粕蛋白有較好的降解作用;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酒香味,使發酵產品的風味有所提升,同時酵母本身也是很好的菌體蛋白,使豆粕發酵后的粗蛋白質提高。
目前酶解法制備小肽。主要采用中性蛋白酶、堿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劉通訊,2002)。萬琦(2003),劉大川和鐘方旭(1996)研究了5種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堿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特性,篩選出堿性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制大豆肽,水解效果雖然較好,但是產物帶有強烈的苦味,需要采取一定的脫苦工藝后方可使用。王之盛和況應谷(2004)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堿性條件下有利于豆粕抗原蛋白的降解,中堿性條件有利于7S和2S小分子質量抗原蛋白的進一步降解。本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豆粕,相對于堿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避免固體發酵pH調節困難的問題,使發酵方式更為簡單有效。
菌酶混合協同處理法生產小肽,充分利用微生物發酵與酶解各自的優勢。發揮微生物與蛋白酶的協同作用使豆粕蛋白降解更充分,小肽化程度更高,同時避免了酶解產品的苦味,提高產品風味及適口性,進一步改善了豆粕飼用肽產品品質和營養價值。這對實現飼用肽的工業化生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結論
以豆粕為原料,利用芽孢桿菌、酵母菌、中性蛋白酶混合發酵豆粕生產小肽飼料。在接種量1.5%、加酶量450U/g、料水比1:1.4、發酵溫度40℃、發酵時間48h條件下。豆粕發酵后,小肽含量和粗蛋白含質量都有顯著提高,小肽含量從11.40mg/g提高到199.65mg/g;粗蛋白質從47.62提高到56.72%。
實戰操作技術——棉菜籽餅脫毒變身優質飼料替代豆粕操作新技術
當前豆粕價格很高有些地方貨源緊缺,而棉菜籽餅(棉籽粕、菜籽粕)價格相對便宜,棉菜籽餅是棉子、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餅狀殘渣,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各種氨基酸成分。但由于棉菜籽餅中含有植酸、芥子堿等物質,這些物質含有一定的毒性,還會影響動物的消化吸收,不能大量使用,因此不建議直接飼喂給動物!
現在通過微生物飼料發酵劑的除毒脫毒技術,可以成功將菜籽餅變為優質添加飼料,直接按照1公斤發酵的棉菜籽餅(發酵前的重量)代替約0.85公斤豆粕進行使用。飼料發酵劑中的有益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分泌的代謝產物,可將棉菜籽餅中的毒性物質等有效分解。
豆粕、菜粕、棉粕成分對比
1.豆粕是一種高蛋白原料,無需脫毒即可用作飼料。其中蛋白質含量為40%-48%,賴氨酸含量為2.5%-3.0%,色氨酸含量為0.6%-0.7%,蛋氨酸含量為0.5%-0.7%。2020年11月12日報價每噸在3500元左右。
2.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間,特點是蛋氨酸含量高(僅次于芝麻餅、粕),賴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餅、粕飼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殼難以消化利用)。礦物質中,鈣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錳的含量亦高。特別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飼料中最高的。2020年11月12日報價每噸在2900元左右。
3.棉粕蛋白質含量一般為44.32%,僅次于豆粕的蛋白質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質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達3.6%-3.8%,而賴氨酸含量僅有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2020年11月12日報價每噸在3000元左右。
是否需要脫毒處理
1.豆粕無需經過脫毒即可用作飼料。而且豆粕中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在不需要額外加入動物性蛋白的情況下,僅豆粕中含有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足以平衡家禽和豬的食譜,促進它們的營養吸收。只有當其他粕類單位蛋白成本遠低于豆粕時,豆粕才有可能被替代。
2.菜粕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單寧、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無毒,但在一定溫度和水分條件下,經過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產生異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類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可引起甲狀腺腫大,從而造成動物生長速度下降,繁殖力減退。單寧則妨礙蛋白質的消化,降低適口性。而芥酸阻撓脂肪代謝,造成心臟脂肪蓄積及生長受到抑制。。使用前需進行一定的脫毒處理,并且使用時要加以限制,具體喂量應根據菜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經過脫毒處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雙低”油菜籽生產的菜粕喂量要受限制。同時,應結合菜粕的氨基酸組成特點,適當搭配其它餅粕。
3.棉籽中含有對動物有害的棉酚及環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過程中,由于蒸炒,壓榨等熱作用,大部分棉酚與蛋白質、氨基酸結合而變成結合棉酚,結合棉酚在動物消化道內不被動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則以游離形式存在于餅、粕及油品中,這部分游離棉酚對動物毒性較大,尤其單胃動物過量攝取或攝取時間較長,可導致生長遲緩、繁殖性能及生產性能下降,甚至導致死亡。幼小動物對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餅、粕中游離棉酚對動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餅、粕時,要根據飼喂對象及餅粕中游離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芻家畜在有優質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況下,棉籽餅、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會造成中毒。對單胃動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經過脫毒處理的棉籽餅粕。同時,使用棉籽餅、粕配制飼糧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餅、粕的賴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應注意添加賴氨酸。
發酵操作技術
發酵棉菜籽餅其實也是一個脫毒技術,具體操作如下:
1.仔細檢查棉菜籽餅,剔除棉菜籽餅中嚴重變質發霉的部分,輕度發霉的原料可以忽略,因為微生物發酵能夠脫霉。
2.將棉菜籽餅粉碎并添加適量的玉米粉淀粉類的能量飼料等,調節飼料營養比例。
3.每噸棉菜籽餅加入2公斤食鹽、玉米粉(其它淀粉、面粉次粉等也可以,或者粉碎的生紅薯300公斤也可以)100公斤、“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1包(500g/包,市場售價約25元,以高濃度乳酸菌、酵母菌、復合酶制劑的專業發酵劑)。
4.在混合物料中添加適量水分,使混合物料含水量保持在55%左右,以“手抓一把并緊握,無水滴落,松手后輕觸即散”為宜,一般上述配方中需要加入清水約500-600公斤。
5.發酵方式根據實際環境條件各異,在桶、缸、塑料袋等容器中發酵均可。
6.發酵時要盡可能排盡空氣進行密封發酵。如果使用的發酵容器有密封不嚴實的隱患,要在一開始就在其外層包裹一層塑料袋并扎緊。發酵過程中不能啟封。
7.發酵時間受環境溫度影響,通常夏季發酵2-3天,冬季發酵5-7天即可完成。發酵完成后,有較為強烈的酸香味,ph值在3-4。
規模運用混合發酵現場
塑料缸、飼料袋(有內膜)均可做發酵飼料
采用池子發酵
發酵完成的棉菜粕飼喂動物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發酵后的飼料酸度較低,不可以取代禽畜全部日糧。其他類發酵飼料同理。飼喂時根據不同情況,將發酵飼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日糧中,發酵完成的棉菜粕為濕料,具體使用量每大概1.5-2公斤發酵棉菜粕(濕料)代替動物日糧配方中1公斤豆粕的使用量進行代替使用,與其它飼料混合后直接飼喂,由于棉菜籽粕蛋白較高,最高使用量不要超過禽畜日糧飼喂量的40%(濕料重量)。如果發現發酵飼料過酸適口性變差,可在飼喂前在陽光下曬1-2小時,或添加適量的碳酸氫鈉(小蘇打)即可改善。
發酵過程中與發酵后使用過程中,發酵的容器要一直保持密封狀態,可以長時間保存(一年左右)。
當前養殖業成本高居不下,而飼料成本是其中最高的,利用廉價原料發酵飼料(包括一些輕度發霉的粕類低價收回)是極佳解決辦法。通過微生物飼料發酵劑的發酵作用,可以將輕度霉變飼料變成優質飼料,將不易消化的物質分解為可被畜禽吸收的小分子糖類、氨基酸等。同時發酵飼料中富含有益微生物、酶制劑、酸化劑等,可調節畜禽腸胃微生態環境并進一步提高飼料利用率。發酵飼料氣味清香,提高了飼料的適口性,加上發酵飼料中有大約4℃的酒度,能夠促進動物新陳代謝促進健康抵御疾病,是當前養殖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
本技術也可以同樣發酵菜籽粕(餅)、棕櫚粕等,方法同上。
【視頻】部分發酵飼料養豬雞鴨帶給你無臭味健康無抗養殖效果
相關鏈接: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高濃度乳酸菌為主的固態飼料發酵劑,更輕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飼料發酵劑,簡單好用的中草藥發酵劑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
2020年已全面禁抗,我們之前經常在飼料中添加的抗生素進行促生長行為將是違法,否則面臨巨額罰單。如何既能夠促進動物生長又能夠形成無抗養殖呢?其實中草藥在促進畜禽養殖健康和生長、改善肉蛋奶品質大有可為,特別是將中草藥發酵后效果提升4-28倍等好處,這個實施方案比你想象中效果更好,運用的沒有不被效果折服的,值得嘗試驗證
我們的技術僅需在出欄前半個月左右運用益生菌+酶制劑+中草藥相關的無違禁安全產品,肉質改善非常顯著,且可以批量化生產。
目前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技術、產品和運用方案,且有大量成功案例,可以在短時間、批量化、安全無違禁地為您的養殖場生產出高品質的家畜、家禽、水產產品。
規模養殖場養殖公司我們提供產品樣品、驗證效果和通過檢測后您再放心地規模化運用。
微信公眾號:gxzn-99
微信號:gxzn07713815862
電話:0771-2204816,3800156,3815862
微店:weidian.com/?userid=1353707843
產品購買微信轉賬請添加18076549930或15578100088為好友(還可以咨詢技術與業務問題)
相關鏈接——農業農村部鼓勵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快生物飼料、酶制劑、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抗生素替代產品開發,推動全行業抗生素減量替代,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 上一篇:病死豬處理太惡臭、分解慢怎么辦?掌握方法和運用專業的復合微生物產品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2021-05-18]
- 下一篇:南寧市蒲廟鎮楊老板的兩個豬場運用發酵中草藥成功防御了非瘟的騷擾, 至今一直堅持運用再也沒有發生感染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