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劑+發酵豆粕飼料在仔豬保育階段的應用效果
生豬養殖過程中,仔豬斷奶后的保育是養豬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一。由于仔豬斷奶后養殖環境改變,新應激因子增強,致使養殖要求更高、飼養難度變大,疾病易發,死亡率高,是當前制約斷奶仔豬健康生長的重要技術瓶頸,也是影響養豬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相關研究表明:應用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和發酵飼料能夠提高飼糧的消化吸收,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豬健康生長,有利于控制棚舍空氣質量,凈化養殖環境。本試驗在保育仔豬日糧中添加微生物制劑和發酵豆粕,觀察仔豬斷奶后在保育階段的生長性能和養殖棚舍的空氣質量,探索減抗/替抗的新型生態養殖技術。
1材料與方法
1.1 微生物制劑和發酵豆粕
凱利菌素P100,主要為酵母菌,產品活菌數120×108個/g。
發酵豆粕接種科美酵素A50,發酵菌種為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桿菌,堆積式液固混菌發酵。產品質量益生菌40億個/g,抗原降解率95%以上,β-葡聚糖≥0.6%,水蘇糖≤0.04%。
1.2 飼糧處理
試驗組飼糧用發酵豆粕和微生物制劑(凱利菌素P100)替代原配方中的膨化大豆、豆粕和進口魚粉(表1),飼糧營養成分保持在消化能3400kcal/kg、粗蛋白18.8%、賴氨酸1.38%。
1.3 試驗豬與飼養管理
選取23日齡同一批次斷奶的杜長大三元雜交仔豬,剔除體重過大和過小者、體弱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轉入不同保育豬舍。試驗前各組仔豬體重相近。專人飼養,按場內正常程序進行免疫和管理。
1.4 測定項目
1.4.1 生長性能
稱取始末重,記錄投料量、死淘汰豬數和死淘體重,統計分析日增重、料重比和育成率。
1.4.2空氣質量
檢測豬舍內二硫化碳、氨氣、硫化氫氣體濃度,統計分析改善效果。
1.5 空氣質量測試方法
監測采樣點棚舍長40m、寬9m、吊頂高2.3m,區域面積360㎡。雙列式半封閉保育豬舍,離地面0.8~1.0m按對角交叉法檢測5個位點,每個位點各檢測5次。二硫化碳氣體按GB/T 14680、氨氣氣體按GB/T 14679、硫化氫氣體按GB/T 14678方法檢測。
2試驗結果
2.1 生長性能
經飼喂三批次483頭保育仔豬,結果由表2可知,試驗組平均日增重524.6 g、育成率98.3% 、料重比1.84:1;對照組平均日增重504.8 g、育成率94.2%、料重比2.08:1。試驗組日增重等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分別提高日增重19.8 g(+3.92% )和育成率4.1%(+ 4.35%)、降低料重比0.24(-11.54% )。
2.2 空氣質量
經三批次150個樣本空氣指標監測,飼喂微生物制劑+發酵豆粕飼糧的試驗組保育豬舍內氨氣氣體濃度為0.94 mg/m3,硫化氫氣體濃度為0.018 mg/m3,二硫化碳氣體濃度為1.65 mg/m3。;飼喂常規飼糧的對照組保育豬舍內氨氣氣體濃度為5.20 mg/m3。,硫化氫氣體濃度為0.587 mg/m3。,二硫化碳氣體濃度為17.15 mg/m3。。經比較,氨氣、硫化氫、二硫化碳氣體濃度分別降低81.92%、96.93%和90.38%(表3),差異極顯著(P<0.01)。
小 結
微生物制劑能殺滅有害菌,抵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減少仔豬發病,提高生長速度和育成率。豆粕經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桿菌等復合培養物發酵后產生大量有益菌及其它有益產物,提高豬免疫力,減少或消除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凝集素、脲酶、不良寡糖)。
保育豬階段飼喂微生物制劑+發酵豆粕飼糧改善了飼料適口性,增加仔豬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改善腸道微生態平衡,減少優質魚粉用量,降低飼料成本。試驗表明試驗組提高日增重19.8g(+3.92%)、提高育成率4.1%(+4.35%)、降低料重比0.24(-11.54%),同時也明顯降低棚舍內二硫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分別降低81.92%、96.93%和90.38%,這有利于凈化養殖環境,促進保育豬健康生長,重新建立保育仔豬健康、生態養殖技術體系。
相關鏈接:酶+菌融合預消化技術典型代表產品————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規模養豬低成本生態健康養殖更好更專業復合益生微生物制劑產品,可以高溫制粒、直接加入飼料中、飲水中添加
- 上一篇:益生菌可有效預防和減輕孩子腹瀉,夏季應常備 [2018-07-20]
- 下一篇: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全鎮養殖場采用廣西助農公司糞污處理方案成效明顯 [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