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規模化高效益生態養殖技術
土雞又稱為草雞、本地雞和地方品種雞,土雞養殖是現代養殖業中獨具特色的新興產業。與一般肉雞相比,優質土雞具有營養豐富、肌肉嫩滑、雞味濃郁、肌間脂肪分布均勻、肌纖維細小、風味獨特、抗病力強等優點,加之產品安全無污染,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其價格通常是一般肉雞的2-3倍。近年來,現代肉雞養殖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優質土雞的飼養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在實際養殖中我們發現,土雞養殖普遍存在飼養管理粗放、疫病防控技術落后和死亡率高等問題,導致經濟效益低下。本文對土雞規模化養殖技術進行了探索和總結,以期為提高土雞養殖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1 選址與改造
從場地選擇上來看,應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電、林蔭稀疏、背風向陽和遠離村寨城鎮的地方興建土雞養殖場,同時地勢整體坡度應低于20。,林分密度應在50%-80%之間,如有一定面積的林中空地則更好。林分密度過大時通常濕度大、透光性差,病蟲害較易滋生;而林分密度過稀則存在較多雜灌,不利于雞活動。林地選好后要適當進行改造,以便于管理,促進雞生長發育,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其一,應一次性砍割清理林下雜灌;其二,對一些闊葉樹木進行砍伐,每畝有60-80株樹木即可;其三,高大樹木應進行疏枝,以改善透光和透氣性。
2 雞舍建造
選好林地或在某一林地選擇一空地后,即可建造雞舍(依林或依路坎而建最好)。一般來說,雞舍應坐北朝南,東西走向,適當控制養殖密度,每個雞舍養殖1000-2000只左右。場地應平整,坡度較小(保持在5-15°最佳)。為便于排水,可在場地周圍挖好排水溝。同時,場地不宜選在風口,也不能選擇在光照不足的低洼潮濕地帶,要注意避風。雞舍建好后和林地一起均進行圍欄處理,可使用尼龍網將其圍起來,也可使用養殖防銹圍網。此外,還應針對育雛雞、中雞、大雞和產蛋雞的不同特點對雞舍進行相應處理。建議各階段都采用20厘米接觸式發酵床技術(相關技術介紹請看這里http://wys678.com/shengtaiyangzhijishu/yangjijishu/935027214234.html),以改善舍內空氣質量,預防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發生,育雛期結束后雞群大部分時間在舍外活動時可不再使用發酵床雞舍。中雞和大雞雞舍應在其內設置柄架,以增加單位面積的飼養量,防止雞因打斗、踩壓等損壞其羽毛。還可減少雞群與雞糞接觸,預防消化道疾病發生。產蛋雞應設置好產蛋區和產蛋箱,以防雞蛋被糞便污染,影響其外觀和銷售。
3
不同階段土雞群的飼養管理技術
3.1 育雛期土雞的飼養管理
進雛前14d,雞舍內應保持清潔,并對其進行消毒。進雛前1-2d,育雛期熱區內的溫度應達到33-35℃,相對濕度應在60%以上。1日齡雛雞毛干后3h就應將其接到育雛室飲水。初飲后,通常不可斷水。飲水器每日應刷洗1-2次,初飲時水溫應與室溫接近,7d后可直接飲用,雛雞孵出后6-10h就可開食。育雛區熱區內前7d的溫度應保持在32-35℃,前3d應≥33℃,之后7d維持在28-30℃,第3周維持在25-27℃,第4周則需維持在20-23℃。10日齡以前的雛雞相對濕度應維持在60%-75%,10日齡以后則可保持在55%-60%。控制好育雛舍的光照時間,第1周內每日光照23h,第 2 周接受自然光照。 長期在飼料添加益生菌(如使用“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產品介紹http://wys678.com/shengtaichanpin/chanpian1/029486215952.html)
3.2 育成期與產蛋期
育成期與產蛋期的雞應進行放養,3周齡后的雛雞也可開始放養。放養后精料飼喂可調整為每日2次,一般早上少量飼喂,晚上適當多喂。大風、下雨等惡劣天氣不可放雞,先選擇在晴天進行小范圍試牧,之后逐步擴大范圍,延長放牧時間,直至林地放養。土雞放養時宜采取輪流放養,周期通常為1個月左右。育成期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晚上通常無須照明補充光照,但冬春季節須實行人工補光。土雞通常在120d開始產蛋,產蛋前可進行光刺激,并逐漸將其加到16h左右。第一次加光時間可適當延長,每次加光應控制在th以內,之后的光照時間保持不變。
4 飼喂與補飼技術
在養殖實踐中我們發現,在育雛階段全部飼喂全價顆粒料不利于土雞的腸道發育,會減低其攝食和消化能力,因此應在開口料和該階段往飼料中添加部分谷物和飼草,以促進消化道發育,具體飼喂時應根據土雞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在出欄前一個月,在飼料中添加10%左右的發酵飼料,以及另外補充不低于飼料總量10%新鮮牧草,確保土雞肉質達到最佳狀態。
相關鏈接:
- 上一篇:平菇菌糠微儲發酵飼喂肉牛增重試驗 [2017-04-09]
- 下一篇:廣西助農公司一個團隊在玉林市容縣推廣服務生態養殖 [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