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態養殖土雞技術
1.放養地的選擇
以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環境優雅、砂質土壤的果園,林間空地,山坡草地為好。其次是作物收獲后的糧田、菜園也適宜于短期放養。
2.雞舍、草場、圍欄建設
(1)放養地需建有簡易雞舍,主要用于雞夜間棲息和避風雨。本著實用和通風、透光、干燥的原則,可以利用農戶廢棄的房舍、閑置的蔬菜大棚等,稍加修繕改造即可。也可因地制宜,根據雞的生活習性,建簡易的雞舍。建議用木框支架,舍頂用石棉瓦或塑料布蓋頂,棚高設計為2.5 m左右,雞舍內用竹木做成棲架,離開地面0.3 m左右。雞舍面積大小應根據養殖數量確定,一般以15~20只/平方米為宜。
(2)放養地需建有草場,主要用于雞的自然放養和青飼料的補充,以秋冬季播種為主,春季補充為輔。將荒山荒坡、林下土地翻耕平整、施放底肥,種植蜜蔗1號牧草與苧麻1號蛋白牧草,或者每畝用多年生黑麥草0.5公斤、白三葉0.5公斤、葦狀羊茅0.5公斤、鴨茅2公斤混勻撒播。
(3)放養地圍欄建設,用網狀鐵絲圍欄高1.5米,水泥柱長2米×0.08米×0.08米,其中埋入土中0.5米,用水泥砂漿固定,載好后,地面上保持1.5米高;水泥柱之間樁距3米,中間用網狀鐵絲網連接固定。
3.放養最佳時間
雞在育雛舍內育雛到六周齡左右可以開始放養,但在放養前一周內必須使育雛舍內溫度和外界溫度差調節到零。最好選擇在無風的晴天放養,放養初期,每天2~4 h,以后逐漸延長放養時間,時間以每年4~10月份最好,采用全進全出方式可放養2~3批,每批飼養85~90 d,體重達2 kg左右就可以出欄。
4.放養模式
(1)在草場比較寬廣地帶可采取在天然林地草場上放養,早晚進舍補飼,隨著林地草場采食情況進行輪牧放養。(2)在林間空地采取圍欄固定飼養,在林間空地建固定半開放式雞舍,白天自由運動采食,早晚在舍內補飼(以原糧為主),飼養規模一般為500~2000只。
5.放養方法
小雞剛開始放養時沒有自由覓食的習慣,要人為的訓練才行。一般是人在前面是拋灑原糧,讓雞隨后搶食,直到雞全部上了山林草場。每天中午還應在山林吹哨拋灑原糧1次,強化訓練,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訓導雞歸舍,訓練10 d左右,雞群就建立了條件反射。開始放養的幾天為防應急,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
6.飼養管理
育成階段的雞補飼原糧以豆類和玉米為主,飼料或飲水中中添加微生物制劑,保證充足飲水。以后逐步減少補飼次數,一般放養第1周,原糧補給要以自由采食為主;第2周,早、中、晚各補飼1次;第3周開始早、晚各補飼1次;從第4周開始補飼原糧中逐漸增加谷物雜糧比例。
7.衛生消毒及防疫制度
每批雞出售后,雞舍進行地面消毒,并用塑料布密封雞舍用甲醛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消毒。采取全進全出的制度,每出欄一批雞后,清理消毒場區,并間隔2周后再放養第2批雞,放養1年后要更換放養場地,讓放養過的山林、草場休養生息、自然凈化1年以上,消毒后再放養。還要采用科學免疫接種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濫用藥物,尤其是雞的生長后期,必須嚴格限制使用高殘留抗生素及其他藥物,以降低成本又確保最終產品達到綠色食品要求,提高價格,增加經濟效益。
8.嚴防農藥中毒
在山林和果園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時,應將雞群趕到安全地帶或錯開時間。果園治蟲、防病要選用高效低毒農藥,用藥后要間隔7~14 d,才能放養雞。
9.做好防范工作
山林、草場、果園是完全開放式的,因此做好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山林、草場、果園最好用鐵絲網或籬笆圍住,防止雞外逃和野獸的侵入,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雞舍的防風工作,及時檢查山林、草場、果園,尋找因天氣突然變化未歸的雞,以減少損失。
總之,林園生態養雞更大程度地挖掘立體種養生產潛能,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飼料資源和肥減少了污染,投資少,成本低,實現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生態養殖的最佳模式之一,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相關鏈接:
養雞專用復合益生菌——雞場生態健康養殖專業益生微生物制劑產品
精選優質宿根性、多年生、高產、高營養、適口性一流的新牧草種子最新報價
- 上一篇:我國中北部生態養殖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2017-03-08]
- 下一篇:生態養蛇合作社鋪開致富路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