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養殖育肥用乳公牛試驗研究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肉牛生產多以分散戶傳統養殖模式為主,養殖污染嚴重、品種落后、繁育技術及育肥手段單一、飼料營養不全面、飼養管理技術水平低,致使牛的生產周期長、出欄率低,整體養殖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差,無法滿足市場居民日常消費需求,也無法適應現代發展環境友好型畜牧業的要求。目前,發酵床養牛,特別是發酵床養殖育肥用乳公牛試驗研究未見報道。
本試驗從2014年7月起,至2015年7月結束。供試牛選取育肥用3月齡荷斯坦公牛600頭,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0頭。試驗組采用發酵床養殖,對照組采用傳統法養殖。試驗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提高產量45.10%,降低成本20.96%,發病率降低8.67個百分點。為全國肉牛養殖戶提供了一個示范培訓的國內最先進的低溫發酵養牛基地,安置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2000戶(1牛1戶1檔領養托管,交由示范場全面代養)、下崗職工20人到養殖場就業。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為環境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極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實施發酵床規模化、標準化舍飼健康養牛,完全符合國家發展環境友好型養殖業的要求,將大大提高養牛業的規模和效益。實現以牧補農,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本研究對發酵床飼養育肥用乳公牛與傳統法養肉牛進行比較分析,證明了發酵床養牛在生態環保、動物保健和綜合效益等方面具有的顯著優勢,為其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牛來源和分組
供試牛從示范基地——東海縣晶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選取育肥用3月齡荷斯坦公牛600頭,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0頭。試驗組采用發酵床養殖,對照組采用傳統法養殖,兩組牛除試驗組牛舍鋪設發酵床,對照組牛舍鋪設水泥地面外,其他條件,包括試驗起止時間、牛舍容積、屋頂和墻壁結構、飼料、飲水、防疫等相同。
1.2牛舍建筑設計
構造:牛舍為半封閉式東西向暖棚牛舍,向陽面冬天覆蓋塑料薄膜,春、夏、秋三季敞開,背陽面為磚混結構。每棟長×寬為60m×10m,層高2.8m。地面采用水泥砂漿地面,在向陽面設拴牛架、固定式飼槽和水槽。試驗組地面鋪設平均為50cm厚鋸沫低溫發酵床,對照組不鋪設。
給排水:牛舍給排水采用PPR塑料管,排水管為塑料管,室外為水泥管。
電氣:100kW負荷。采用銅芯塑料絕緣導線叩C管入戶,導線截面為4mm2,牛舍內裝有防塵燈,管理間采用普通日光燈。
1.3發酵床制作
原料:主要有木屑和廣西助農公司購買的“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包括放線菌、絲狀菌、油脂分解菌、動物糞便分解菌等多種益生菌)均勻混合組成。
鋪設方法:在牛舍鋪設50cm厚度的墊料(木屑)后,按每10立方米墊料撒上菌種1kg,再用拖拉機旋耕1次即可放牛飼養。標準產品要求100萬個/g以上益生菌,產品干物質含量>80%。菌種工作環境濕度要求在20%和55%之間,最適宜30%。每天測量1次生物發酵床20cm深處的溫度,有效工作溫度為10~40℃,最適宜30℃。 在發酵床上牛可以自由活動,糞尿直接排泄在發酵床上,無需水沖和消毒。只需每天翻耕1~2次即可。翻耕深度控制在20~30cm,以保持生物菌床的適宜濕度和疏松狀態,每3~4個月添加初次鋪設總量的5%菌種,以保持菌床活力,并長久維持生物菌床的最佳工作狀態。清理出來的墊料在堆肥場上涼干后摻一定比例的干木屑和少量菌種混合均勻后回填,保持生物發酵床的適宜水分和疏松度。發酵牛床杜絕外來水源侵蝕,也無需任何化學、有機等消毒藥水處理,菌床中的益生菌會發揮出強大的抑制病源菌的作用,來呵護牛良好的環境衛生。
1.4飼料和飼料添加劑
供試驗牛使用的飼料和飼料原料均符合NY 5127標準。品質良好,無霉爛變質現象。試驗期間定期對各種飼料和飼料原料進行采樣和化驗。各種原料和產品標志清楚,在潔凈、干燥、無污染源的儲存倉內儲存。不在牛體內埋植或在飼料中添加鎮靜劑、激素類等違禁藥物。使用含抗生素的添加劑時,均按照《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執行休藥期。
1.5飲水
供試牛的飲水水質完全符合NY 5027的要求。 定期清洗消毒飲水設備。
1.6疫病防控
疫苗和使用:所有牛群的疫苗和使用方法均符合NY 5126的要求。防疫器械在防疫前后均進行了徹底消毒。
獸藥和使用:使用獸藥防治牛病時,一律執行NY 5125的規定。 肉牛育肥后期使用藥物時,執行了NY 5125規定的休藥期。
消毒制度。牛舍清潔、衛生、干燥。除發酵床外,定期對食槽、水槽等有關用品和場所進行消毒,春夏秋三季,每周消毒1次,冬季2周消毒1次。發現疾病等特殊時期,隨時消毒。先洗刷、清掃干凈后使用廣西助農公司采購的“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消毒。
定期驅蟲、滅鼠。場門口設置的消毒池始終保持有足夠、有效的消毒液。嚴格執行工作人員進出場日常消毒衛生措施。污物進行無公害化處理。
嚴格執行肉牛免疫程序。牛瘟疫苗:犢牛21~25日齡時首免注射2頭份,67~70日齡時進行二免注射4頭份。后備母牛在第一次交配前30天注射4頭份。生產母牛在每胎斷奶當天注射4頭份。育肥公牛在每年春季一次注射4頭份。牛丹毒肺疫二聯苗:犢牛在60日齡注射2頭份。后備公母牛在第一次配種前30天注射3頭份。生產肉母牛每胎斷奶當天注射3頭份。育肥公牛每年3月、9月各注射1次,每次3頭份。犢牛副傷寒苗:21~25日齡注射1.5頭份。偽狂犬病苗:后備牛在首次配種前1月和2月分別免疫1次。育肥公牛在春、秋各免疫1次。口蹄疫苗:犢牛在35~45日齡首免注射1mL,70~80日齡二免,注射2mL。后備母牛在配種前20天注射2mL。生產母牛分娩前45天注射2mL。育肥公牛在每年2月、4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mL。鏈球菌苗:犢牛7日齡進行首免注射1.5頭份,70日齡二免注射2頭份。生產母牛和育肥公牛在每年3月份、9月份各注射1次,每次2頭份。
1.7飼料配方
生長前期(3~6月齡,體重100~200kg):小麥秸16.7%、犢牛顆粒料33.3%、DDGS(玉米干酒糟)3.3%、苜蓿草16.7%、青貯玉米16.7%、豆粕3.3%、小麥10.0%。采食量:每天4.58kg/頭,其中顆粒飼料2kg/頭。每頭牛采食占用的食槽長度≥25cm。每天空槽時間不能超過2h。保證充足、干凈的飲水供應[1]。
生長后期(6~12月齡,體重200~400kg):小麥秸3.1%、肉牛小料(小蘇打30.0%,石粉41.8%,氧化鎂5.0%)1.7%、食鹽5.0%,硫酸鈣2.0%,磷酸氫鈣7.5%,肉牛預混料4.0%,大豆油1.0%、霉可吸3.7%)、雙低菜粕1.2%、DDGS (玉米干酒糟)1.2%、苜蓿草2.5%、青貯玉米38.1%、壓片玉米12.3%、豆粕2.5%、小麥6.15%、青貯稻草12.3%、米糠18.4%、緩釋非蛋白氮(奧優金)0.61%。采食量9.78kg/天。每頭牛采食占用的食槽長度≥35cm。
育肥階段(12~15月齡,體重400~550kg):壓片玉米65%、豆粕10%、棉粕15%、預混料5%、食鹽1%、小蘇打1.5%、米糠2.5%、酒糟4~5kg/頭、豆腐渣2.5~3kg/頭。精料飼喂量按牛體重的1.2%~1.3%計算。在保證精料飼喂量的前提下,干草和飲水敞開供應。每頭牛采食占用的食槽長度≥40cm。
1.8采用五定一限飼養法
即喂料(飲水)定時,定量、定槽位、定日曬、定人員,限制(牛)活動。執行嚴格防疫制度,待育肥中進場嚴格檢疫、消毒、驅蟲,牛體每日刷試。
2結果與分析
2.1試驗結果
2.2分析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在360天的試驗期內,試驗組頭均出欄體重和頭日均凈增重是551.98kg和1.26kg,分別比對照組頭均出欄體重和頭均日凈增重的380.41kg和0.78kg增加171.57kg和0.48kg,分別增加了45.10%和61.54%。頭均增重1kg需成本,試驗組為16.51元,比對照組的19.97元減少3.46元,減少了17.32%。發病率試驗組為1.11%,比對照組的9.87%降低8.67個百分點。
3結論與討論
發酵床養牛,無論頭均出欄體重,還是頭均日凈增重都高于傳統法養牛。另外,發酵床養牛飼養成本和發病率也均低于傳統法養牛。同時,發酵床內的菌種經與牛糞尿混合后可使糞尿發酵分解,轉化為完全無害的水汽、二氧化碳、氮氣回歸大自然,真正實現了無污染排放。
淘汰乳公牛育肥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進場適應期(2~3月齡)、育肥前期(又稱生長前期,3~6月齡,體重100~200kg)、育肥后期(又稱生長后期,6~12月齡,體重200~400kg)、肉質改善期(又稱育肥階段,12~15月齡,體重400~550kg)按各階段中的重量相應達到的育肥目標,確定各期粗精飼料的飼喂量、精粗飼料配比、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等,以確保各階段營養充分合理、飼料報酬提高、飼養成本降低等[2]。
在育肥場設置飼料調制間,將各粗精飼料精確稱量,用混合機攪拌均勻,以充分發揮飼料效能。
每天測量1次生物發酵床20cm深處的溫度,并做好記錄,視環境氣溫情況及時報給菌種提供單位,分析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
在50cm高度的生物發酵床上每9.6m2可養1頭成年淘汰育肥乳公牛,其余類型的牛可以此作為參考,適度增減。以牛床不發臭味,墊料無粘合現象為佳。
相關鏈接:
加強型活力發酵床復合菌種,發酵床養牛、發酵床養雞、發酵床養蛇、發酵床養豬、發酵床養鴨鵝專業微生物復合菌種
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發酵床、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欄舍消毒劑,動物交易市場、屠宰場生物消毒劑,消毒+除臭除異味雙重功效且持久
- 上一篇:視頻:高架網床養豬技術-廣西畜牧總站 [2016-04-16]
- 下一篇:賀州市引導貧困戶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水產畜牧業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