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推進“高架床+微生物”的高效生態養殖模式
4月16日,在荔浦縣雙江鎮永平村的一家養殖場內,睡在“高架網床”上的生豬都很干凈,排出的糞便和尿液順著網眼落到地上,高床上始終保持著干燥和衛生,豬圈內異味很少。
近日,為推廣應用水產畜牧業生態養殖技術和模式,桂林市“生態養殖”春季大行動正式啟動,而“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模式得到肯定。據悉,桂林市從去年開始正式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大力推廣“微生物+生態養殖模式”,許多養殖大戶從中切實感受到了好處。
●高架網床養殖:讓生豬住“臥鋪”
4月16日,記者來到荔浦縣雙江鎮永平村,該處是村民吳華敏生豬養殖場。據悉,該地的“高架網床”于去年11月建設完畢并投產,占地560平方米。
在現場,記者看到,所謂的“高架網床”即一座兩層的水泥樓,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人住的樓房,一點臭味都沒有。
據介紹,該樓二樓是豬舍,一樓則作為專門排放豬糞的地方。進入二樓豬舍,400多頭豬一陣“嗷嗷”地叫。豬舍明亮通氣,溫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豬舍內分隔為20個欄舍,每個欄舍內都有20多頭育肥豬。記者觀察到,與以往傳統豬舍不同,豬舍地面是由鏤空的水泥網眼板組成,豬糞或者豬尿則從高床網孔落至一樓。整個飼養區域干燥干凈,豬身干凈,白中透粉。
養豬場老板吳華敏介紹,以前生豬進食、拉屎、拉尿都在豬圈平地上,隨地拉屎,活動都在豬圈內,往往會造成生豬滿身都是糞尿,豬圈環境也差,豬容易得病。實施高架網床養豬后,無需用水沖洗,減少了環境污染,節省了人力,同時生豬干凈多了,疾病也少了。
在喂食方面,豬料用一個橙色斗笠狀、插著一根長管的鐵皮容器盛裝,飼料通過長管自動輸送,容器里始終裝著半滿的飼料,讓豬隨時“想吃就吃”。此外,通過貼墻安裝的飲水設備,豬一舔出水口就可以喝到干凈的自來水,同時飲水器滴漏的水外排,不進入豬圈內,保持豬圈干燥。
●大力推廣生態養殖
實際上,“高架網床”生豬養殖模式是目前區內大力推廣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之一。
記者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飼料科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廣西將生態養殖工作列入了各地績效考核內容,同時印發了《廣西畜禽現代生態養殖技術規范(試行)》,重點工作是因地制宜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大力推廣“微生物+生態養殖模式”。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飼料科負責人表示,發展現代生態養殖模式,是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推進生態養殖是破解當前畜牧業面臨“三高一低”(成本高、風險高、污染高、效率低)瓶頸問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做大做強桂林畜牧業的必經之路和必然選擇。
同時,該負責人介紹,當前廣西各地總結推廣比較成熟的生豬生態養殖有:微生物+全封閉高架網床模式、微生物+半封閉高架網床模式、微生物+低架網床模式、微生物+平地干清糞模式等。肉牛肉羊的生態養殖模式,重點是微生物+飼草料。“這也是目前桂林主要推廣的幾種生態養殖模式。”該負責人說道。
當天,記者來到荔浦縣杜莫鎮六部村石坳腳屯,目前該村村民龔家球養豬場實行“微生物+平地干清糞模式”。在現場,記者看到,為了從源頭控制污水,該養豬場也采用了像吳華敏養豬場一樣的飲水器,同時聞不到一點臭味,只聞得到淡淡的飼料味。
此外,所謂的“平地干清糞”,據龔家球介紹,與傳統的養殖模式不同,以前養豬沖洗豬圈都是用水沖洗,豬糞和水混流,一方面造成豬圈衛生情況堪憂,另一方面還增加了環境污染。實行“平地干清糞”后,清除的豬糞用塑料袋包裝好,保持豬圈干燥衛生。
此外,龔家球介紹,從去年6月開始,在飼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產品——— 多酶肽,在飼料中添加0.025%,經過幾個月的使用后,生豬健康大幅度提高,疾病少了,用藥少了,臭味也減少了。
●環保降本雙豐收
據悉,生豬養殖業規模化程度低,養殖模式粗放,不規范使用抗生素,排泄物處理手段落后,造成河流和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環境污染嚴重,傳統養豬業已成為不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記者走訪了荔浦縣多地的生態養殖模式,生豬養殖大戶表示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龔家球告訴記者,傳統的養豬模式,豬舍每天都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沖洗,盡管每天打掃,豬舍內還是臭氣難聞。“傳統養殖不僅浪費水,而且還污染環境,同時豬舍病菌多,豬容易生病和降低食量,不利于生長。”
此外,隨著養殖量的不斷增加和養殖時間的延長,環境污染開始增加,空氣特別臭,蚊蠅滿天飛,村民意見大,常常出現爭吵,甚至出現糾紛。
“自從去年6月實行了微生物+傳統豬舍+干清糞+蓮藕種植”的生態養殖模式后,2016年出欄生豬1000頭,家庭純收入40萬元。”龔家球說道。
吳華敏說道,采用“全封閉高架網床模式”后,生豬生長環境好了,基本免沖洗,節省人力成本,水費也節省很多,現在喂養一批豬,四個半月才沖洗一次水,以前每天都需要用大量的水來沖洗豬舍,整體而言,按一批500頭生豬出欄的標準,與傳統模式相比,“高架床”生態養殖模式可以節省成本5萬元左右。此外,他還表示,未來也會加微生物進入飼料養殖。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飼料科負責人表示,發展生態養殖,應用微生物技術是核心。各地要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微生物技術,將微生物技術貫穿應用于整個養殖過程。
他表示,使用微生物(益生菌)發酵飼料,可以建立動物腸道良性微生物菌群,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動物健康生長。同時,提高動物免疫力,降低發病率,減少獸藥用量,改善產品品質和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此外,用微生物發酵畜禽糞便,降解糞污的有機物質,有效抑制糞污腐臭和蒼蠅蚊蟲滋生,利于生產無害、高效的生物有機肥。
●新模式成行業“寵兒”
采訪中,記者發現,發展生態養殖成為眾多養殖企業的共同選擇。
記者參觀了荔浦桂祥農業發展公司投資3500萬元在建的“微生物+高架床”生豬養殖場。該養殖場占地達120余畝,未來打算建立“養豬—糞污—微生物菌—有機肥—農作物(沙糖桔、荔浦芋、蓮藕等)”生態循環模式,未來預計飼養母豬2000頭,年出欄肉豬40000頭,年產值可達8000萬元。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飼料科負責人表示,未來養殖業無論發展哪種生態模式,一方面需要應用微生物技術,另一方面是源頭控水。清潔欄舍不沖水,干清糞、雨污分流等,減少污水量。同時,還要實行標準化設施。欄舍、空氣、溫濕度等養殖環境適合畜禽生長要求。還要不污染環境。養殖排泄及環境沒有臭味、蒼蠅蚊蟲減少,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這些都是現代生態養殖業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
據悉,從2016年起,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生態養殖場認證工作,以生豬、肉雞、肉牛、肉羊、奶牛為重點,按照到2020年全區90%的規模養殖場達到生態養殖標準為目標。考核驗收達標的規模養殖場授予生態養殖場稱號后,未來將作為今后養殖業政策扶持、項目安排、資金支持的重要條件和依據。
據了解,桂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一直在為產業與環境雙贏而努力。記者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桂林市目前有規模畜牧養殖場1290個。2017年“生態養殖”場認證率要達到30%,需要完成“生態養殖”認證387個。通過大力推進生態養殖進村行動,實施整村推進工程,2017年要建成25個生態養殖示范村。
桂林晚報記者劉舒慧 文/攝
- 上一篇:廣西助農公司兩個生態養殖服務團隊在玉林市進行生態養殖服務與培訓 [2017-04-21]
- 下一篇:《廣西日報》百色市天等生態養殖脫貧快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