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南丹生態養殖助推畜牧業綠色發展
走進位于南丹縣車河鎮堂漢村的長盛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只見依山而建的一排排豬舍干凈整齊,周圍林木郁郁蔥蔥,整個養殖場幾乎聞不到臭味,也見不到糞便滿地、污水橫流的現象。
據介紹,該合作社在飼喂生豬的飼料中添加了益生菌,且建設糞污處理沼氣池6個,養殖場內修建了雨污分離設施,生產生活中的污水全部通過沼氣厭氧發酵后排放,產生的沼液用作周邊50畝水果基地的肥料,豬糞堆積發酵后用于農業生產,不僅實現了污染“零”排放,還串起了一條綠色生態農業的“金鏈子”。
如今,在南丹,像該養殖場一樣,實現場地園林化、設施標準化、糞污無害化的養殖場還有很多。近年來,南丹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發展理念,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突出生態特色,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技術支撐、示范引領等措施,大力發展特色生態養殖業,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與農民增收致富“雙贏”。
該縣狠抓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全力推進林下養雞、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等建設,加快中小畜禽養殖場的標準化改造步伐,引導農戶由分、散、小的生產模式向產、供、銷一體化的大生產格局轉變。同時,大力推廣“合作社+農戶”“養殖場+農戶”“養殖小區+農戶”等發展模式,推動全縣畜牧業走上規模化與產業化經營齊頭并進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該縣共有瑤雞養殖專業合作社12個,瑤雞養殖示范小區40個,2000多戶農戶參與發展林下瑤雞養殖。建立瑤山黑豬品種改良繁育基地2個,成立瑤山黑豬養殖合作社5個,發展中小規模瑤山黑豬養殖場(戶)25個,全縣瑤山黑豬養殖戶達1500多戶。
“春季是羊群痢疾、大腸桿菌病、鏈球菌病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大家要勤掃羊舍,清除糞便,保持清潔干燥……”4月18日,在該縣羅富鎮龍臘村下并里屯肉羊良種擴繁場,該縣水產畜牧局的2名技術員現場指導山羊養殖戶開展春季羊群免疫工作。
該縣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常年邀請上級畜牧獸醫專家、學者到該縣進行講座、培訓和指導,縣、鄉鎮畜牧技術人員定期深入村屯開展技術培訓,同時,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種植、養殖能手到縣內外養殖企業、示范基地學習借鑒先進技術和經驗,為發展生態養殖業提供技術保障。
此外,該縣大力推廣畜禽糞便的集中堆積發酵處理技術以及循環利用技術,廣泛推廣“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態養殖模式,有效處理畜禽糞便,實現“變廢為寶”、減少污染、資源循環利用的目的,促進生態養殖業健康發展。
生態養殖業的蓬勃發展,成為該縣現代畜牧業提質增效的強力“引擎”。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該縣生豬飼養量達8萬頭,出欄4.6萬頭,其中,瑤鄉黑豬出欄1.2萬頭;牛飼養量達5萬頭,出欄0.45萬頭;南丹瑤雞出欄240萬羽;肉類總產量0.7萬噸,水產品產量0.04萬噸。
(田世遠 單德源)
- 上一篇:生態養殖的霸王龍蝦,35元一斤風靡全城 [2017-04-22]
- 下一篇:廣西助農公司兩個生態養殖服務團隊在玉林市進行生態養殖服務與培訓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