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西鄉塘區生態“訂單養殖”助脫貧
2016-10-14 17:34:32 點擊: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楊波 通訊員李明智)“25只土鴨賣了1700多元,訂單養殖風險小、有奔頭。”10月11日一早,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那龍社區小石坡貧困戶盧麗枝就在鴨舍里忙活。
2個多月前,結對幫扶盧麗枝家的西鄉塘區工商和質監局免費送來25只優質鴨苗及飼料,并提供技術培訓,養成后由單位食堂按照市場行情統一收購這批鴨。
這是西鄉塘區在扶貧攻堅工作中,推廣“訂單養殖”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今年,該城區鼓勵后盾單位和貧困村結對共建、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開展“訂單養殖”,帶領幫扶對象用好政策。據統計,該城區共有60多個單位直接參與“訂單養殖”,結合“一村一品”產業扶貧攻堅,投入經費近120萬元,惠及12個貧困村1500多戶扶貧戶。
該城區引導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訂單運作模式,為產品找銷路,讓貧困戶吃“定心丸”。金陵鎮剛德村村民有龜鱉養殖基礎,但苦于沒有資金。在城區的引導下,村民利用產業扶貧資金發展龜鱉養殖,引入泰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農戶解決技術、銷售等問題,帶動周邊200多戶貧困戶。目前,三景村形成年出欄100萬羽的養雞產業。通過“訂單養殖”,該村生態雞月銷售額25萬元以上,帶動周邊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近2萬元。
- 上一篇:【問答】龍蝦養殖之如何正確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劑? [2016-10-14]
- 下一篇:腸道細菌提高抗癌療法效果 [2016-10-14]